目录
最有意思的一课,将所有NLP任务视作QA问题。模仿人类粗读文章和问题,再带着问题反复阅读文章的行为,利用DMN这个通用框架漂亮地解决了从词性标注、情感分析到机器翻译、QA等一系列任务。
是否所有NLP任务都可视作QA?
问答系统举例如下:
在old-school NLP系统中,必须手工整理一个“知识库”;然后在这个知识库上做规则推断。这节课介绍的DMN完全不同于这种小作坊,它能够直接从问答语料中学习所有必要的知识表达。
DMN还可以在问答中做情感分析、词性标注和机器翻译。
所以构建一个joint model用于通用QA成为终极目标。
要实现这个目标,有两个障碍。
前无古人
没有任何已有研究探讨过如何让单个模型学会这么多的任务。每种任务都有独特的特点,适合不同的神经网络来做:
全才难得
第二个障碍是,Fully joint multitask learning(同一个decoder/classifier,不仅仅共享词向量,而应该共享全部参数)非常困难。
有些不成功的研究发现,只能在低层(词向量)共享参数、如果任务之间没有直接关联则会顾此失彼。
Dynamic Memory Networks
今天介绍的DMN仅仅解决了第一个问题。虽然有些超参数还是得因任务而异,但总算是个通用的架构了。
回答难题
假设有个阅读理解题目:
你无法记住全文,但看了问题之后,只要带着问题扫几眼原文,你就能找出答案。
这种现象启发了DMN。
Dynamic Memory Networks
先来看big picture(接下来会对每个模块单独讲解):
左边输入input的每个句子每个单词的词向量,送入input module的GRU中。同样对于Question Module,也是一个GRU,两个GRU可以共享权值。
Question Module计算出一个Question Vector $q$,根据$q$应用attention机制,回顾input的不同时刻。根据attention强度的不同,忽略了一些input,而注意到另一些input。这些input进入Episodic Memory Module,注意到问题是关于足球位置的,那么所有与足球及位置的input被送入该模块。该模块每个隐藏状态输入Answer module,softmax得到答案序列。
有人问DMN能否学会新类型的问题,答案是否定的。Episodic Memory Module中有两条线,分别代表带着问题$q$第一次阅读input的记忆,以及带着问题$q$第二次阅读的记忆。
The Modules: Input
开始讲解每个模块的细节了。
输入模块接受 $T_I$ 个输入单词,输出$T_C$个“事实”的表示。如果输出是一系列词语,那么有$T_C = T_I$;如果输出是一系列句子,那么约定$T_C$表示句子的数量,$T_I$表示句子中单词的数量。我们使用简单的GRU读入句子,得到隐藏状态$h_t = \mathrm{GRU}(x_t, h_{t-1})$,其中$x_t = L[w_t]$,$L$是embedding matrix,$w_t$ 是时刻 $t$ 的词语。
事实上,还可以将这个Uni-GRU升级为Bi-GRU:
每个fact被表示为双向隐藏状态的拼接。
The Modules: Question
同样用一个标准的GRU读入问题,同样的embedding matrix $L$,得到最后一个隐藏状态$q_t = \mathrm{GRU}(L[w_t^Q], q_{t-1})$。
The Modules: Episodic Memory
DMN与其他网络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,它会多次阅读输入句子,每次只注意句子的fact表示中的一个子集。
输入模块的Bi-GRU产生fact表示,Episodic Memory模块也使用Bi-GRU产生Episodic Memory表示。记第$i$个pass产生的episodic memory representation为 $m^i$ ,episode representation(由attention mechanism产生)为 $e^i$。
其中,episodic memory representation 初始化为 $m^0 = q$,并通过 GRU处理: $m^i = \mathrm{GRU}(e^i, m^{i-1})$。而 episode representation 使用input module的隐藏状态输出更新:
$$\begin{align*}
h_t^i &= g_t^i \mathrm{GRU}(c_t, h^i_{t-1}) + (1 - g_t^i) h_{t-1}^i \\
e_i &= h_{T_C}^i
\end{align*}$$
其中 $g$ 是 attention mechanism,有多种计算方式。在最初的DMN paper (Kumar et al. 2016)中,验证了下列公式是最好的:
$$\begin{align*}
g_t^i &= G(c_t, m^{i-1}, q) \\
G(c, m, q) &= \sigma(W^{(2)} \tanh (W^{(1)} z(c,m,q) + b^{(1)}) + b^{(2)})\\
z(c,m,q) &= [c, m, q, c \circ q, c \circ m , |c-q|, |c-m|, c^TW^{(b)}q, c^TW^{(b)}m]
\end{align*}$$
这里最重要的是$z$的计算,通过句子向量、问题向量、上一个记忆向量之间原始形式与element-wise乘积(相似性)的按行拼接,得到一个超长的列向量。然后非线性激活传播一层,softmax得到$g$,表示每次阅读对每个时刻(句子)的关注程度。
Richard说最初他们还尝试过$q^TWs$,后来发现并没有什么帮助。他的忠告是,如果模型中有多余的部分,那就去掉。
这里两条线代表两个GRU,阅读两遍。这也是个超参数。Richard说最开始多个pass的Memory也通过GRU合并,后来发现只留两个pass直接视作两层神经网络也能解决问题,能简单就不要复杂。
The Modules: Answer
answer module就是一个简单的GRU decoder,接受上次输出的单词(应该是one-hot向量),以及episodic memory,输出一个单词:
$$\begin{align*}
y_t &= \mathrm{softmax}(W^{(a)}a_t) \\
a_t &= \mathrm{GRU}([y_{t-1}, q], a_{t-1})
\end{align*}$$
相关工作
有很多已有工作做了类似研究:
• Sequence to Sequence (Sutskever et al. 2014)
• Neural Turing Machines (Graves et al. 2014)
• Teaching Machines to Read and Comprehend (Hermann et al. 2015)
• Learning to Transduce with Unbounded Memory (Grefenstette 2015)
• Structured Memory for Neural Turing Machines (Wei Zhang 2015)
• Memory Networks (Weston et al. 2015)
• End to end memory networks (Sukhbaatar et al. 2015)
Richard吐槽说他不觉得机器能像加粗的论文标题所说的,跟人一样阅读理解。也许这篇论文有点标题党了。与DMN联系密切的是后面两篇论文,都有Memory Component。
与MemNets比较
相同点
-
都有input, scoring, attention and response模块
不同点
-
MemNets主要使用词袋,然后有一些embedding去encode位置
-
MemNets迭代运行attention和response
这些不同点都是由于MemNets是个非sequence模型造成的。而DMN是个血统纯正的neural sequence model,天然适合序列标注等任务,比MemNets应用范围更广。
DMN的sequence能力来自GRU,虽然一开始用的是LSTM,后来发现GRU也能达到相同的效果,而且参数更少。(这回答了GRU和LSTM那节课有个学生的问题:哪个计算复杂度更低。Manning当时回答应该是一样的,还不太相信Richard的答案。说明在工程上,还是做实验的一线博士更有经验)
分享一个问答语料,方便评测算法和交流,地址:https://github.com/Samurais/insuranceqa-corpus-zh